7月12日,梅县区华侨中学校园内人头攒动,参加2025年梅州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梅县区事业单位岗位)笔试的考生们,有序排队等待身份验证入场。这场考试,见证了梅县区引才工作的一次显著跃升。
数据显示,今年梅县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考试报考人数和通过初审参加笔试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总报考人数达到270人,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25%。更引人注目的是考生来源结构:梅州市外考生占比超过85%(超230人),其中省外考生达150人,占总人数的55%以上。报考人数“井喷”和考生来源结构变化,反映出“免费梅州”政策的磁吸效应正在梅县区显现。
立体化宣传矩阵
释放政策“强引力”
为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力推“免费梅州”政策落地,梅县区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场内场外联动的立体化宣传矩阵。
“线上,我们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从政策解读、申请指南到受益者‘现身说法’,多维度提升‘免费梅州’政策知晓度。同时,创新推出‘一把手’访谈、人才说、沉浸式体验等系列短视频,有效集聚流量。”梅县区委组织部人才管理室侯丹飞表示,在线下,梅县区在机关单位、酒店景区、招聘现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投放宣传手册超2万份,持续扩大“免费梅州”政策宣传覆盖面。
引才不仅要“声”入人心,更要主动“走出去”。今年以来,梅县区密集开展外出引才活动:广州琶洲“百万英才汇南粤”春招会上,88个优质岗位(含年薪超50万元职位)吸引众多目光;到湖南长沙开展“组织部长、人社局长高校行”活动,吸引大批学生参加,达成就业意向超百人;在“千企万岗进百校”行动中,粤东医院、华业外国语学校、BPW(梅州)车轴等区内重点单位、企业多次赴省内外高校揽才。
借力“免费梅州”政策东风,梅县区引才“集结号”愈发嘹亮。
全程式贴心服务
传递引才“暖实力”
短期住宿曾是外地来梅人员的一大困扰。“免费梅州”政策中的“免费住宿”服务,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为此,梅县区制定了便捷的申请流程和管理办法,大幅精简材料,实现全流程线上“小程序申请、零跑腿”。梅县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针对不熟悉线上操作的申请人,我们提供线下人才服务中心代填服务,确保申请无障碍。”
更贴心的是,考虑到外地考生行程负担,梅县区科学压缩考程,将资格复审、笔试、面试、体检集中安排在一周内。“‘免费住宿’七天的政策,正好无缝覆盖整个考试周期,彻底解决考生住宿之忧。”侯丹飞说,同时,梅县区合理设置考试间隔,避免给考生造成过大压力。为确保考生应享尽享,梅县区不仅在公告中显著标注“免费住宿”信息,而且还增派人手加速审核申请。
参加笔试的考生基本都成功申请到了“免费住宿”,其中绝大多数为外地考生。该政策不仅减轻了考生经济负担,解决了住宿难题,更极大增强了外地人才来梅应试的意愿,助力梅县区在更广范围遴选优秀人才。
体系化人才生态
筑牢发展“硬支撑”
报考“火爆”的背后,是梅县区持之以恒推进政策、人才、产业协同发展的成果。
在政策支撑上,梅县区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以“扬帆计划”聚焦铜箔等特色产业人才,“启航计划”及“六送活动”助推人才入县下乡,“免费梅州”惠及广大来梅就业创业者和投资者等政策织就立体化政策网络。在人才体系建设上,梅县区已初步形成急需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乡土人才、柔性人才等分层分类、精准引育的管理格局。在产业平台上,梅县区高端铜箔、机械智造、智能家电“2+1”主导产业和茶叶、金柚等农业特色产业,为广大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未来,梅县区将继续深化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以实施“免费梅州”政策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才聚梅州大行动”,扎实推进“扬帆计划”“启航计划”,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为全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锻造坚实的人才和智力引擎。
来源:梅州日报
秦安配资-秦安配资官网-实盘杠杆配资-南京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