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四点,济南济阳区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位中年男人总会准时开始大声朗读《论语》《道德经》或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声音洪亮得能穿透走廊。
他个头不高、穿着朴素的工装,身边永远放着一个塞了20本书的双肩包,却自称“小学生”。
这个像苦行僧般自律的人,正是山楂零食王国,山东金晔农法食品有限公司的掌舵者李金伦。
而他的“课本”,是手里那颗小小的红山楂。
2003年,李金伦拿着100元起步资金,在济南创立了金晔食品。
最初,公司只是伊利牛奶的当地代理商,勉强维持运转。
2008年,当“金晔”品牌正式诞生,推出无添加地瓜干并意外荣获“山东历史文化名吃”称号时,李金伦突然意识到:健康零食,才是未来。
三年后的2011年,凝聚了无数次试验成果的无添加山楂条面世。
配料表干净得令人惊讶,只有山楂和糖,没有香精、没有色素、更没有防腐剂。
在客单价普遍不超过10元的山楂零食市场,这个“简单到极致”的产品像一颗深水炸弹。
当时没人料到,这条朴素的山楂条会改写行业规则。
2013年的零食市场仍被香精与色素主导,消费者对“健康”的认知还停留在概念阶段。
金晔却埋头扎进“无添加”的冷门赛道,甚至向上游延伸,建立了自然农法种植基地,不用化肥、不打农药,让山楂在自然状态下生长。
这种“较真”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差异。
金晔的山楂条颜色不如竞品鲜艳,保质期也短了几个月,但尝过的人立刻吃出了区别:“是小时候山楂树下的味道!”
市场反应验证了李金伦的判断。
当消费者健康意识在2016年后爆发性觉醒时,金晔已构筑了技术壁垒。
近三年公司业绩连年翻番,从2016到2024年增长近10倍,2024年单月营收首次突破1亿元,在中高端山楂食品领域稳居全国第一。
曾经被嘲“理想主义”的无添加理念,成了金晔横扫商超渠道的利器。
如今走进任何一家沃尔玛、永辉或711便利店,金晔的山楂条、山楂球总是蜜饯货架上的“C位”。
线上同样凶猛,天猫、抖音的蜜饯类销量榜常年被它霸屏。
金晔的崛起绝非偶然。
2014年,李金伦做了一次关键布局:成立电商事业部,上线“初来楂道”品牌,吹响进军全国的号角。
短短半年间,华北、华中、西南等七大区域市场同步启动,一支被称为“战狼突击队”的销售尖兵开始南征北战。
这些“战狼”堪称渠道下沉的“特种部队”。
他们与经销商捆绑作战,从一线城市永辉、家乐福的货架,到三四线小城的连锁便利店,地毯式铺货结合试吃推广。
在2018年成都糖酒会上,李金伦亲自带队,用138g山楂球、山楂条等亲民爆款撬开空白市场。
展位前人潮涌动,经销商们惊叹的不仅是产品:“你们业务员凌晨还在帮我们理货?”
线下攻势配合线上“初来楂道”的精准营销,金晔很快织成一张覆盖100多个城市的销售网络。
从济南总部到临朐生产基地,再到济阳投资3.5亿元的新建车间,年底投产后将新增万吨产能。
一颗山楂串起的,已是年消化两万吨原料的庞大产业链。
支撑金晔狂奔的底层力量,是李金伦笃行的“利他”商业哲学。
他常对员工说:“利他成就伟大,厚德实现梦想,感恩收获幸福。”
这并非口号。
当同行用低成本香精提升风味时,金晔坚持采购价格高30%的天然玫瑰、蓝莓制作果味山楂,当行业压缩检测成本时,他们自建实验室对原料农残批批检测。
这种价值观甚至延伸到田间地头。
在山东沂蒙山的合作种植基地,金晔以溢价收购符合自然农法的山楂,让数千农户收入翻倍。
2022年,公司向山东理工大学捐赠50万元设立奖助学金时,李金伦的发言很朴实:“我们只是以赤子之心报国。”
员工眼里,这位老板“不像老板”。
他住员工宿舍、吃食堂大锅饭,工资只拿普通管理层水平,却把利润大量投入研发。
如今金晔的200多种产品中,儿童蔬果山楂条添加了胡萝卜苹果浆,酵素山楂采用活性发酵技术……
这些创新让金晔拿下“山东食品文化名牌”等称号,更把山楂从5元低价区带进20元高端市场。
李金伦有一点跟于东来特别像,就是对员工特别好。
在薪酬福利方面,于东来领导的胖东来将95%的企业利润分给员工,2025年员工税后平均月收入达9000元左右。
李金伦则承诺所有员工(包括保安、保洁)年薪不低于10万元,并计划尽快实现20万元。
两位企业家都提供了远高于行业标准的薪酬水平。
在福利待遇方面,于东来提供每年140天左右假期,包括10天\"不开心假\",计划未来年休假不低于40天。
李金伦虽然没有明确假期天数,但也强调员工幸福是首要目标。两人都注重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在精神关怀方面,于东来设立\"委屈奖\",员工被无故指责可获得5000元以上补偿。
李金伦则强调员工被尊重和信赖的重要性,认为这样才能激发创造力。
在管理理念上,两人都推崇\"敬天爱人\"的哲学。
于东来视员工为家人,将企业视为\"学校\"。
李金伦自称\"001号员工\",取消个人办公室,与员工共同工作。两人都强调领导者要率先垂范。
在员工发展方面,于东来注重赋能与授权,鼓励员工自主解决问题。
李金伦则通过\"全员改善\"活动,让员工参与创新,并提供\"伯乐学院\"等学习平台。
两位企业家都将员工幸福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于东来认为\"员工幸福、顾客幸福和社会幸福\"三位一体。
李金伦的经营理念也是\"员工幸福、顾客幸福和社会幸福\",且将员工幸福放在首位。
于东来下放问题解决权,鼓励员工自主决策,即使老板可解决的问题也交由员工尝试。
李金伦推行“全员改善”活动,设立创新奖励机制;人力资源深入业务现场,招聘需精通生产细节。
二者本质都是让员工从“执行工具”蜕变为“创新主体”。
站在济阳新厂区的沙盘前,李金伦的规划清晰坚定:2027年突破20亿产值,最终打造“全球自然农法食品标杆企业”。
为此,金晔已开启新一轮蜕变,投资3.5亿元的新车间将引入全自动饮料生产线,把山楂制成NFC果汁,研发中心正在攻关减糖60%的儿童山楂棒。
在产品悄然出口日韩、东南亚后,李金伦在内部会议上首次提出“世界500强”目标。
员工们没人笑他痴人说梦。
毕竟十年前,当这个背着双肩包的男人说要“用山楂改变中国零食”时,也没人当真。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金晔》
2. 正和岛:《10倍增长,营收破亿,“山楂大王”是怎样炼成的?》
3. 品牌商盟:《金晔休闲食品,成都糖酒会无添加剂山楂爆品招商》
4. 广元在线:《山东金晔无添加剂山楂休闲食品高调亮相成都糖酒会》
5. 新浪地产:《金晔山楂食品无添加剂高调亮相成都糖酒会》
6.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金晔食品”奖助学金暨校企合作揭牌仪式举行》
7. 齐鲁壹点:《每年将两万吨山楂变为各类零食,济阳也有自己的“山楂树之恋”》
(小可 老A)
秦安配资-秦安配资官网-实盘杠杆配资-南京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